智能問答| 無障礙 | 移動版 | 繁體版 | English |

陽江開放大學: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科技服務優異答卷
來源:陽江新聞網 作者:熊大紅 時間:2023-01-10 09:06 【字體: 】 瀏覽量:-
轉載分享: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系統化一體化統籌部署,彰顯了三者相輔相成、協同發力、強勁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為我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制定了行動綱領。要深入學習、認真領會、全面把握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在新的趕考之路上交出科技服務優異答卷,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科技+產業”推動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而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振興,要立足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技術帶動和科技助力是促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只有加強農業技術研發、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示范引領帶動,才能實現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新征程新趕考之路上,必須創新理念和機制路徑,用“科技+產業”雙輪驅動,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首先,進一步重視和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聚焦生物育種、智能裝備、數字農業、綠色低碳等核心領域,緊盯農業技術前沿熱點、生產一線痛點,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前沿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大力提倡科研人員和科技工作者把科技論文書寫在田間地頭,讓更多科技成果在廣大鄉村大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其次,進一步深化農業科技內涵,打造農業高科技示范區,推進耐鹽堿品種培育、無土栽培、節水滴灌等現代農業高科技落地,擴大農業高科技示范區的推廣半徑。培育打造農業科技龍頭企業,加快農產品綠色儲運,提升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拉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業效益;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提高農產品全生物量利用和多元化流通效率;重視科技賦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用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數字農業與農業智慧化發展,拓展科技驅動因素在鄉村的應用場域。

  再次,積極探索和推進產學研合作,輻射帶動市域、縣域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充分發揮科技、人才和智力優勢及地方特色主導產業優勢,推進科技下鄉、人才下沉、服務“三農”,形成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協同工作新機制,不斷提升鄉村振興科技成果供給能力。

  第二,“科技+人才”助力高等教育提升“新高度”。教育、科技、人才構成相互作用又相互促進的有機體系,其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是人才和科技力量持續發展和創新要素可持續供給的基礎保障;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是強化國家戰略力量的核心,也是吸引人才、培育人才、激發人才活力的重要條件;完善的人才布局和高水平的人才培育體系是人才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支撐教育體系升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核心。新征程新趕考之路上,必須用好“科技+人才”組合拳,助力高等教育提升“新高度”。

  高校應自覺擔負起科技強國生力軍的時代重任,充分發揮高校在科研和教育領域的獨特作用,立足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在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的過程中發揮好“基礎科學研究主力軍”“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科技人才培養主陣地”關鍵性作用。

  聚焦科技前沿和新研究領域,勇于探索、突出原創,培育一批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的科研項目,為科技創新成果提供理論支撐。牢牢抓住人才培養這個關鍵,注重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精準把握國家戰略和地方所需,突出人才培養質量導向,構建與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定位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健全完善協同育人機制,突出科教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推進工學結合;注重科研育人,以教學帶動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學,積極將學科優勢、科研優勢和資源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第三,“科技+創新”促進政務服務贏得“滿意度”。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進一步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基礎性工程,是引領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創新政府治理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新征程新趕考之路上,必須堅持“科技+創新”,促進政務服務贏得更高“滿意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圍繞企業群眾辦事的堵點、難點,以“群眾滿意”為工作標準,聚焦聚力深化“一次辦”“網上辦”“馬上辦”陽光政務改革各項重點任務,整合、優化、再造流程,讓數據多跑路,全力跑出“陽江速度”、高標打造“陽江效率”,切實讓企業群眾暢享“陽江服務”。

  深入實施政務服務便民提升工程。進一步豐富完善自助終端系統功能,開發更多企業群眾急需的高頻辦理事項,推動更多銀行、電力自助設備完成系統適配接入,致力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動更多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聚焦企業和個人全生命周期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的政務服務事項,全面實行“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打造主題集成服務“陽江品牌”。加快建設陽江市建設智慧城市云平臺,實現各部門各單位業務系統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實施投資項目“分類審批”,簡單項目直接審批,無新增用地項目網上部門會簽審批,復雜項目組織聯合審批。建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整合優化立項、施工許可等多個審批系統,實現全流程網上審批,全過程網上監管,多部門、多層級協同聯動,變“多個項目庫”管理為“一個項目庫”管理。

 ?。ㄗ髡邌挝唬宏柦_放大學)

相關文件:


文檔附件:

關于我們 | 網站幫助 | 網站地圖 | 隱私申明 |

主辦單位:陽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管理維護:陽江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網站標識碼:4417000019 備案序號:粵ICP備16010311號-3

網站報障:0662-3367662   粵公網安備 44170202000121號

国产A片免费看